新浪重庆 资讯

又又又火了!重庆火锅再成央视美食纪录片主角

如同鱼子酱一般细腻的底料,鲜嫩得仿佛随时都会滴出水来的南川方竹笋……在刚刚过去的兔年新春,火锅等各色山城美食都苏醒过来,回到了市民、游客身边。

△《最是一抹中国味》

伴随着不断翻滚的红汤,升腾起来的烟火气除了继续在游客中不断圈粉之外,也吸引了央视镜头的再次关注——从正月初五(1月26日)起,一部全新的美食纪录片《最是一抹中国味》开始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同全国观众见面。从非遗美食合川青草坝萝卜卷到备受全国粉丝追捧的珮姐老火锅,这次全都成了主角。

“摄制组前后来了重庆两次。出镜的除了有我们的特色红汤锅底,还有一大重点就是我们南川的鲜方竹笋。”1月29日,参与拍摄的珮姐老火锅创始人颜冬生这样跟上游新闻记者说道。

美食再度串起川渝血脉

目前正在热播中的《最是一抹中国味》其实更应该叫川渝美食特辑。一方面,其四集里包含的内容全都出自川渝两地;也正因如此,节目组为它们取的名字也都由方言组成:《爬坡坡上坎坎》《等一下莫慌嘛》《有滋有味巴适得板》《走南闯北不得虚》。

《最是一抹中国味》是2021年在成都宣布正式启动的。此后,节目调研组就先后走访川渝2800多个乡镇,调研了约6300位对象。据《最是一抹中国味》节目组介绍,基于此他们梳理出了川渝各区域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特产、族群迁徙路线和饮食习惯演变。

△重庆合川青草坝萝卜卷

这其中有两地历史文化发展对饮食习惯的影响,也有各色美食中蕴含的变迁和温情。比如在第一集里,既有漂洋过海的辣椒在川西高原和当地奶渣酥油产生的奇妙碰撞,又有含水量高达90%的重庆合川青草坝萝卜变身非遗美食的展现。

“这些美食背后其实就是川渝人不断向前的生活智慧。”《最是一抹中国味》的主创表示,他们也希望借这部新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化建设贡献一些力量。

两度入渝聚焦两大特色美食

在1月28日播出的《最是一抹中国味》第三集里,重庆火锅如约登场。

一对爱吃火锅、自己也开着一家火锅店的重庆小情侣和珮姐老火锅等,携手讲述了花椒和辣椒这对CP在重庆给人带来的酣畅淋漓。“摄制组前后来了两次。”29日,珮姐老火锅的创始人颜冬生告诉记者,第一次是2021年的10月中旬,前后一共拍了4天。

△鲜嫩的南川方竹笋也成为了《最是一抹中国味》的聚焦对象

“这次主要聚焦的是南川鲜方竹笋。”颜冬生说,这是他们店每年9-10月都会上架的一道时令特色菜。鲜嫩的笋片和鲜香麻辣的老火锅相遇,遇油而不腻,清爽化渣,一直很受客人欢迎。“摄制组不光拍摄了南川方竹笋的采摘环境和过程,也在我们门店拍摄了火锅煮笋,腊肉炒笋、小葱拌笋、酱烧笋、白油笋等特色菜品。”

而第二次再度入渝,镜头对准的则是大家已经在第三集里面看到的食客们吃火锅的热闹场景,以及珮姐老火锅专有的鱼子酱般红油锅底工艺,从静态到沸腾红润油亮的状态。

△镜头特写下的珮姐老火锅专有的鱼子酱般的红油锅底

△珮姐老火锅创始人颜冬生

颜冬生说,从这次的《最是一抹中国味》里可以看出对川渝味道自然的演绎、地理的解读,同时也有对同根同源的川渝人生活智慧的沉淀,人情冷暖的刻画。“说到川渝味道一定绕不开火锅,重庆火锅更是在火锅领域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能够作为重庆火锅的代表参与出镜,我们当然感觉非常荣幸。”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