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重庆 本地

重庆渝中区非遗协会正式成立

新浪重庆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3月13日,重庆市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暨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在渝中区希尔顿酒店举行。

3月13日,重庆市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暨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在渝中区希尔顿酒店举行,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牟元义,重庆市非遗保护协会秘书长王海涛,渝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邹晓宇,渝中区政府副区长高琳等出席。

据了解,渝中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4项,蜀绣、刘氏刺熨疗法、赵氏雷火灸、燕青门正骨疗法等4项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7名,康宁、黄敏、刘光瑞等3名专家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典范。

此次成立大会共有100余名会员代表及嘉宾参加,会员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非遗保护工作者、专家代表、传承人代表、社会团体代表及企业代表。大会通报了协会筹备工作情况,通过了协会章程,选举了协会领导人选。

市文旅委副主任朱茂发来视频贺电,祝贺渝中区非遗协会的成立,希望协会梳理非遗资源,制定培育发展计划;做好服务,把非遗协会建成非遗人之家;与政府、社会、媒体沟通,发挥桥梁作用;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高度重视非遗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任“非遗”会长包海燕表示,协会将紧紧围绕非遗保护协会宗旨,始终秉持公益性、服务性、专业性开展工作,为会员服务、为非遗人群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好的帮助,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渝中区非遗保护事业迈向新征程。

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牟元义在会议上致辞,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坚定人民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渝中区历史悠久、文脉深厚,文化遗产资源富集。近年来,渝中区委、区政府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今天,渝中区非遗保护协会正式成立正是渝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的具体体现,希望渝中区非遗协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勇担使命,以昂扬的姿态奋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更上新台阶。

渝中区政府副区长高琳代表渝中区委区政府对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表示祝贺,指出协会成立标志着渝中非遗事业进入了新阶段、开启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希望非遗协会坚持宣传、保护、传承的宗旨,聚焦“培根育心”,做非遗文化的“守护者”,聚焦“启智润心”,做非遗文化的“传承者”,聚焦“服务初心”,做非遗事业的“奔跑者”,聚焦“围绕中心”,做非遗产业的“引领者”。

渝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邹晓宇为协会授牌。在授牌仪式上,晓宇部长对支持渝中区非遗文化事业的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为渝中区非遗文化传承事业做出贡献的朋友表示了崇高的敬意。渝中区非遗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圆满落幕。 

本次“非遗协会成立大会”,特邀了旅游协会、产业促进会等兄弟协会,以及相关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展演,充分利用年轻群体喜欢并常用的新媒体、流媒体、社群媒体资源,进行精准定向宣传,进一步提升母城渝中非遗协会的影响力,旨在渝中区的非遗保护传承与当下生活相融合,融入旅游、融入市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文化供化力。今年,渝中区还将出台《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并评定第八批区级非遗项目和第八批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评定一批非遗培训基地,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园区“三进”活动。支持金融机构设立"非遗贷”,希望非遗协会注入更多正能量,吸纳更多正能量,吸纳更多人才,助推母城渝中文化事业发展。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